新闻中心 要闻咨讯
20251105-【天津日报】第八版乡村振兴——一粒米的价值跃迁
发布时间: 2025-11-05 浏览次数: 10

一粒米的价值跃迁

“您尝尝,这就是我们新出的‘晚安稻’米饭,看看和普通米有啥不一样?”在天津利达粮油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利达粮油)的体验店里,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戈立新递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。米香扑鼻,饭粒油亮,吃一口,软糯适中,细细咂摸,便能品尝到一丝独特的清甜。

就是这碗看似平常的米饭,背后藏着小站稻产业一次不平常的价值“跃迁”。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为吃饱、吃好的主食,而是被赋予了助眠安神新功能的“健康粮”。

天津小站稻种植历史悠久,曾作为宫廷贡米而声名远播。这几年,身为企业带头人,戈立新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新时代背景下,如何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产品,实现小站稻破圈突围?

“小站稻是‘津‘字招牌,但现在光拼‘好吃’,路会越走越窄。”戈立新发现,市场上同质化竞争激烈,五常米、盘锦米等各地名米都不错,消费者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——健康。于是,从“传统米”向“功能米”转型的想法开始在他心中萌芽,而这个想法在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专家的一次交流中找到了落脚点。

在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专家的交流中,戈立新了解到,现代人压力大,普遍缺乏一种叫作γ-氨基丁酸(GABA)的物质,这与焦虑、睡眠问题关系很大。日本早就有了富含GABA的功能米,但国内市场几乎是空白。

“为啥不做一款咱中国人自己的GABA米?”这个念头让戈立新看到了方向。可真要做成,第一个难关就是“米从哪儿来”?过去,原料来源分散,品质难以控制,想做高端产品,他心里没底。

2020年,在天津食品集团的支持下,利达粮油果断决策,收购了津南小站稻公司。随后,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,并委派年轻的“新生代”企业家聂飞担任董事长,亲自挂帅主攻高端米的育种、研发、生产。

“干就得稳扎稳打,得从源头把控品质。”戈立新说,这次收购让他们真正掌握了核心资源,为打造全产业链闭环迈出了关键一步,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加工厂,戈立新心里才算有了底。

但有了好稻谷,怎么把GABA“种”进去,成了摆在眼前的第二个难关。聂飞带着团队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种业优势,共同开始了GABA米项目的研究。“早期的GABA米技术不成熟,靠简单发芽,营养只在胚芽里,口感还差。”为了解决初代GABA米的“痛点”,聂飞和专家们反复论证,最终孕育出了高谷氨酸的小站稻种,运用第四代GABA富化技术,成功研发出“日思晚安稻”GABA米。“这设备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,让γ-氨基丁酸在米粒里纯天然、均匀生成,从里到外都有营养。”聂飞说。

为了更科学地验证效果,他们还联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开展了人群招募试食研究。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,发布的中期报告显示效果积极:失眠患者在食用GABA米4周后,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的总睡眠时间平均延长26分钟,入睡潜伏期缩短90分钟,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。

光卖米还不够,怎么能让这粒米的价值最大化?戈立新给出的答案是:做足精深加工。在研发车间,记者见到了用小站稻开发的米面包、米蛋糕等产品。隔壁,新的直播间和非遗大师工作室正在筹备。“未来,我们要在这里现场展示怎么用这些米做好吃的,让消费者看得明白,买得放心。”戈立新介绍,这些创新,和他们已经运营成熟的利达粮油粮食研学基地形成了联动。今年,这个国家级粮食宣传教育基地已接待了130多个研学团,近5000人次。“孩子们在这里看农具、认种子、了解节粮减损,还能亲手体验做米糕。我们要播撒的,不仅是粮食知识,更是一种‘大农业观’‘大食物观’。”戈立新说。

站在新起点,戈立新将目光放得更远。“‘晚安稻’站稳后,我们正在加紧开发低GI(升糖指数)大米,适合需要控糖的人群,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主食的多元化需求。”聂飞说,他们的目标是既保持小站稻的好口感,又能满足健康新需求。

“敢为人先”到布局全产业链,从卖“原料”到提供“健康解决方案”,小站稻这粒古老的稻米,正在完成一场深刻的价值跃迁。正如戈立新所言:“我们要实打实地为百姓健康做点事,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一份天津力量。”

一碗米饭,看似平常,却连接着田间地头与百姓健康,承载着传统产业的创新与担当。小站稻的新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

天津市红桥区西青道58号 | Fax : 022-27320208

Copyright©2020天津利达粮油有限公司 津ICP备19005572号-4 技术支持:天津国资云科技有限公司